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建议书 2023-05-15

  建议,汉语词语,名词,本义是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或向有关方面所提出的主张。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县域经济概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范围的一种中观性质的区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的中间环节。在整个国家行政区划中,县域行政区处于国家、省、市、自治区等更高一层的经济区域中,而下面又有乡镇、村社等更小的基层单元,作为一级贴金基层的行政机构,县级政府起着连接城乡、承上启下的沟通各业的重要作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在一个县域的范围内,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反映,我们可以把县域这一层面的经济,看作是整个国家的基层经济。如果把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说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那么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能否提高,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将十分巨大,关系到贫困县致富奔小康的问题,是关系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大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应放在战略高度来抓。

  2.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在全国中等水平徘徊,与县域经济强省差距很大

  从全国情况看,河北省县域人口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发展水平位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虽然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全国部分沿海省、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形式很严峻。河北省的县域GDP及县域财政收入等都低于其他沿海省份,尤其是县域平均财政规模只有山东省的二分之一,浙江省四分之一,江苏省的五分之一。

  2.2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河北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逐年扩大,.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一长幅度,农民增收趋缓;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偏低。非农就业结构的变化跟不上非农产业结构的变化,二者呈现不协调状况。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标准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而如果存在较大比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则无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说工业化取得成功,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体制障碍。

  2.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证明,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后,区域差距通常要经历先低一后高一再低的“倒U型”过程。主要原因是资源由效率低的地方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资源得到合理流动应使人均占有量差距得到平抑。河北省的区域差距基本处于差距扩大的阶段,且由于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存在一定障碍,区域不平衡问题在人均占有量方面差距日益突出。

  3.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3.1积极转变发展思路

  有山靠山,有水吃水,有资源开采资源,有传统特产发展传统特产,依据这种比较优势理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执行的基本是“凭借优势,发挥特长,一县一业”的思路。有是什么发展什么的比较的比较优势发展思路容易被接受,便于操作和执行,但它可能抹煞经济发展中的创造力,增加技术创新、产品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惰性;也会使经济发展停滞在市场学所讲的“生产观念”阶段,只关注产出,对市场重视不够,造成产销脱节,生产赶不上市场的变化;它还会造成经济发展因自然条件不同而产生的极度不平衡,而且是落后者有所托词并甘居人后;另外,比较优势发展思路是一种传统的稳步发展策略,在大家都在努力发展的时候,一般不会有出众的速度和业绩,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既定经济发展目标。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必须以现实为基础,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在保证继续发扬现有优势的同时,更大力度地鼓励县域经济向符合时代需要的市场型和知识型转化,争取发展的先机。

  3.2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是一个可选可不选的模式,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首先必须普遍强化县域特色经济的意识,才能确立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大致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它是以农产品的种植为背景的。过渡阶段:形成一种或几种特色产品和服务。高级阶段:它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并且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生产为内容。

  县域经济的三段式发展过程,其实也就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要素的功能会逐渐弱化,另一些要素的功能将得到强化。必定使一些产品或产业成长壮大而另一些产品或产业萎缩。这就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题中之义。

  3.3促进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30强的县域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靠资源强县,即资源型县域经济。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域内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支柱产业是依靠资源的优势是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在生产总值中(GDP)中,资源的开发及销售所占比重较大的县域经济。邯郸的武安,唐山的迁安、承德的宽城等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增长的主动力。必须把促进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走科技兴县之路,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强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创造更为宽广的产业平台,发挥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县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提高全省、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较为坚实的社会公众认知基础。要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在资金配套和税收减免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节能减耗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使用,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其次,走节约型道路,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县的最大劣势是容易受到市场需求萎缩的冲击,多数情况下靠出卖资源型产品获利,市场不稳定,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够,产业循环差,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无度开采,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如张家口的尉县、兴隆的煤炭生产,以煤炭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生产单位都是靠提高煤炭产量和销售量来获取利润,这种粗放的产业,无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资源供给方面都缺乏后劲和可持续性。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繁荣的保证,也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我国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是县域主导产业不明确,没有发挥比较优势,目前县域经济的产业小而全,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只有少数经济强县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二,县域内的传统产业效率低下,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第三,小城镇建设缺少规划及资金投入,少数较发达县域已改变面貌,但大多数发展滞后,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第四,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比例过低,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经营范围受限制;第五,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县级政府职能部门没能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和水平,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1)依据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依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并且重点开发。要充分“盘点”县域内的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突出比较优势,发挥特色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县域内的资源,选择和培育好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关联及配套产业的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有辐射力的大企业。(2)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产业化,同时也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因地制宜,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3)推进城镇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工业化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其次要转变管理理念,对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资源要素进行资本化运作。最后,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4)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发展较落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激发民间主体的创业热情,使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阵地。对民营经济应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三是要大力培养一批民营优秀企业家,为县域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5)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就不能将思维局限在县内经济,而要着眼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和协作。优化县域投资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并且要创新招商理念,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水平。(6)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升县域科技水平。创新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县域经济要做大做强必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尤其是对科技水平较落后的县域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首先要保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其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次要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吸引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济南市政府经济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章丘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绩。通过大量地区经济优势条件的挖掘和应用,以及明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章丘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但是,面对丰富的区位和地域资源,章丘市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力度,打造特色经济体系,以取得更为突出的经济发展成果,打造山东地区优秀县域经济标杆。

  一、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章丘市作为济南市副中心城市,东连淄博,南交泰安、莱芜,地理优势显著。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章丘市位居第46位,也是济南唯一上榜县级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章丘市全市生产总值833.9亿元,较2013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50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250亿元,增长幅度整体较为可观。章丘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依托省级中心济南市,章丘市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乐观。目前,章丘市拥有10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银鹭等国内知名企业,同时明水经济开发区内一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二、章丘市县域经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比重较小

  2014年,章丘市地域财政总收入为62.4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为43.4亿元,国税、地税收入为55.2亿元。综合来看,章丘市财政收入保持着增长趋势,但是与国内其他优秀县级市相比仍旧保持着一定差距。财政收入比重较少,暴露出章丘市经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入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政府经济鼓励政策和各项经济发展战略难以落实,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从章丘市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章丘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放缓,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疲态。特别是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低迷,以及全球经济活跃度的下降,导致工业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章丘市主要的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等一批知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缓慢,而这也严重限制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

  (三)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

  章丘市资源优势显著,无论是自然资源、区位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拥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例,章丘市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章丘市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内外都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次,章丘市境内拥有大量的古建文物及遗址保护单位,如王推官遗址、兴国寺、白云寺以及三清观等,都极具旅游价值。但是,目前章丘文化旅游业整体发展趋势并不理想,大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章丘市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地方政府必须加强政策调整,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例如,对于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应该适当降低企业财政负担,使企业获得更为充足的经营和发展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次,章丘市政府必须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和扶持计划,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依靠新兴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县域经济的整体良好发展势头。

  (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就目前章丘县域经济现状来看,第二产业仍旧是章丘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对此,章丘市政府必须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挥第三产业影响力,提升机构合理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政府必须明确第三产业地位,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力度。章丘市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为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章丘市政府应该根据产业具体情况,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打造生态化旅游新概念,使旅游业成为章丘市特色产业,并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地区开放水平

  地区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章丘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依托重要的区位优势,章丘市应该加强对交通物流运输部门的建设,形成山东省中部物流运输中心,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提升地区开发水平。其次,章丘市需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走精准招商路线,以带动地区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章丘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对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建设,提高地区开发水平,以进一步提升政府财政收入,打造特色经济发展路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https://m.huxinfoam.com/fanwendaquan/389272/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