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范文三篇

实用范文 2021-06-26

交通运输业是指从事旅客、货物运输和文字、图像传输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有五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邮电通信包括邮电通信;运输;“易经”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周易》中;天地相连,万物相连;概念的概念的概念。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

  吃苦耐劳,扎根高速公路一线建设

  2006年,胡永杰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进入温州发展公司(温州交投集团前身),即被公司安排在诸永高速第14合同段实习锻炼。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它将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执着表现地淋漓尽致:时值盛夏,白天,他同工人们一同上工,早上5、6点便到施工现场,实地系统学习各个施工环节;中午,为了省去来回项目部的时间,他随便找个大树,在树荫底下边休息边查阅施工图纸,结合现场的施工内容,加深认识;晚上,在项目部结合近期的施工,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书写工作日志和心得;对于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咨询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和疑问,通过讨论加以消化。此外,除了关注技术细节外,他还经常向项目部管理人员请教工程管理的相关经验,在注意细节的同时把握全局,协调有关各方的衔接,提升全局观和综合管理能力。工地的历练,不但夯实了他的业务基础,与一线工友的长期生活,更加深了他对公路及公路人的感情。

  在温州绕城高速北线工作期间,他延续了以往工作的状态:进入工程部后,利用工作和休息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全线8个标段跑了好几个来回,全面熟悉了项目和各施工队伍的基本情况;施工检测中发现几个合同段水泥搅拌桩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取芯检测,为了复测工作的规范和及时掌握芯样的实际情况,他在工地上一待就是半个月;为了节省工程投资,就粗集料的采用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试验、对比论证工作,几乎跑遍了温州、丽水等周边地区所有的料场和在建高速公路,最终形成了《集料采用费用和可行性分析》等报告,为路面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服从安排,努力做一颗时刻发光的“螺丝钉”

  2008年,正当胡永杰同志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领域渐入佳境的时候,公司领导找到了他,希望他的工作重心能转到政策处理方面。这一度让工程“科班”出身的他有点犯难,他确实不舍得离开自己十分喜爱的工程建设领域。但是考虑到单位的实际需要,他毅然服从了公司的安排,开始负责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哪里需要哪里装,拧在哪里哪里光”的人。

  政策处理工作对胡永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提高业务水平,他不断的学习钻研掌握政策处理相关政策,认真学习与项目对应的专项规定。在公司里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周末也是照常来公司学习,就是因为他的不断钻研与刻苦学习,使得他迅速完成了角色转变。由于他为人正直,善于专研,结合自己掌握的工程经验和政策法规知识,在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项目房屋拆迁、企业谈判、线外三改、责任书谈判等政策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被人戏称为“铁算盘”。尤其是在顺源矿山补偿谈判过程中,由于受项目建设影响,初步评估报告赔偿金额为2641万元。面对矿山业主、原评估公司的双重压力下,他不畏权威,一方面深入调研和仔细分析原有报告,收集有力证据;另外一方面,联系、拜访省内外专家和评估公司,寻求支持。使得对方业主在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合理的论证前不得不做出妥协,双方最终以970万达成补偿协议,为项目节约了不菲的不合理支出,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多次表扬。

  勇挑重任,迎接高速公路建设新挑战

  2010年,温州高速公路迎来了大发展、大建设、大投入的黄金时期。温州市完成高速公路建设体制改革,温州发展公司更名为市交通投资集团承担温州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管理任务。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投资建设任务异常繁重而艰巨,时间也非常紧迫,也就是这样的大背景下,胡永杰同志受命从绕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调至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有限公司,从事绕西南项目前期审批及政策处理工作。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作为温州市绕城高速的重要部分,是温州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全长56.328公里,双向6车道,概算149.97亿元)的高速公路项目。而温州政策处理工作的难度之大、民情之复杂,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这一重担却压在了胡永杰这个年轻人身上……

  作为西南政策法规部的负责人,胡永杰同志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他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不辞辛劳,出色完成绕西南项目专题报批工作。面对多达数十个的前期专题,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经常深入一线,往返于在项目途经的鹿城、瓯海、瑞安、平阳县等地,穿梭于项目沿线的每一座大山,每一条河流、每一片田野之中。白天收集资料,晚上整理报告已是他的工作模式,加班、熬夜已是工作常态。人瘦了、皮肤黑了,但他却更有干劲了,脑中时刻计划着的永远是今天带专题单位去哪里调查,明天去哪个部门对接。正是这股不辞辛苦、激流勇进的精神,支撑着他完成了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估等一系列前期专题审批。为表彰他在前期审批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他被评为2011年度交投集团“克难攻坚”标兵。创新机制,有力推进政策处理进度。绕西南项目途径鹿城、瓯海、瑞安、平阳4个县(市、区)13个乡(镇、街道)103个行政村,沿线地形复杂,涉及土地众多,征地面积约5300亩、拆迁面积约94000平方米,工作量十分巨大。他紧扣资源配置和时间节点两方面因素,创新机制,提前谋划,交叉推进各项政策处理工作:一是为了节约时间,提前启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他在要求设计部门加深设计深度的同时,多次前往省国土厅统征办协调。选择适当时机依次完成地形测量、权属确认、房籍调查等工作。最终在工程施工图审查后的一个月内正式出版土地勘测定界最终成果,为整项工作赢得了5个多月时间;二是突破陈规,他积极协调设计、土地勘测定界、林地专题编制等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通过精密配合,使土地勘测定界和林地单位现场勘查工作同步进行。在报批过程中,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大大缩短报批时间和资料搜集难度,使项目仅用2.5个月时间获批,成为当年温州市最早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复的项目。三是未雨绸缪,为了全面落实耕地占补、标田补建等资源配置,积极与县、市、省国土部门沟通,了解具体信息,使得相关资源及时到位。周密部署,提速土地报批进程。土地报批历来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项目土地能及时获批。土地征收工作启动后,亲自带领科室成员驻守各段指挥部,及时了解土地征收协议签订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自2012年10月起,仅耗时两个半月便完成了主线4个县(市、区)的13个乡镇、103个村和16个国有单位的土地协议签订工作。土地组件审批阶段,他及时对接县、市国土审批部门,协调解决报件问题。截至目前为止,土地报批已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的审查,正式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批。“土地一旦批下来,工程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干了,打造温州半个小时经济圈,开创温州大交通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他自信地对同事这样说到。

  勤于学习,发挥特长,争做年轻人的带头人

  胡永杰同志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要不断适应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时刻不忘学习,及时补充知识,更新观念。他热爱学习,十分珍惜各种学习机会。一次他参加团市委组织的上海复旦大学团干学习班,临行前却意外受伤了,为了不放弃这个学习机会,他愣是拄着双拐到上海参加学习,给同行的团市委领导和团干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日常生活中,只要时间允许,他每周都会坚持到图书馆上自习、看书,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正是本着分秒必争的心态,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学习,顺利取得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学历、学位;虽然从事政策处理,但从不放松工程主业的学习,取得了工程师职称和多个专业的全国建造师资格。同时,他善于总结,他通过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近几年的工作心得,整理完成了针对温州地区的《项目前期工作大纲》,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除做好自己的专业本职工作外,还时刻不忘发挥特长,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青年的职责,活跃在共青团工作一线。他先后兼职绕城公司团支部书记,集团团委副书记、绕西南公司团支部书记,他紧紧抓住服务企业经营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这两个基本点,不断创新共青团活动方式,将企业新的管理方法导入团的工作,不断增强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先后完成市级“青年文明号”申请和创建、青年培训、工作交流等工作,受到上级团组织的高度赞扬,被评选为2010年度温州市市级优秀团干部。

  胡永杰同志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并不平凡的业绩。面对工作,他不知疲倦,而面对家人,却有说不出的愧疚。由于长期忙于工作,他亏欠家人很多:按照当地风俗,订婚和结婚是年轻人最为看重的仪式。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他和女友订婚是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的,而形式只是两家人吃了顿饭而已;由于绕西南前期工作异常紧张,他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的婚期一拖再拖;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结婚后3天便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项目审批需要经常出差,孩子出生后,照顾儿子的任务基本上落在了妻子的肩上……每次想到这些,虽有说不出的滋味,但是他总是笑笑说“等项目进入正轨了,再好好补偿他们吧。”

  胡永杰同志就是这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从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在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他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以真诚和火一样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自己不平凡的事情,诠释着一个交通人的光荣使命和无私奉献。

【篇2】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

  交通是发展之源,它承载着经济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在交通运输行业,有这样一群默默奋斗着的开路人,他们坚守岗位、敬业奉献,有愿做公路建设事业铺路石的养路工人,有温暖待人、用微笑和真诚换取群众认可的收费员,有在科研领域砥砺深耕的科研人员,他们扎根于各自不同的岗位,用最平凡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不平凡的榜样。

  41岁的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集通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赵玉国,已在高速公路建设一线战斗了18个春秋。经过长余、营松等项目的磨砺,他早已成为项目建设的“行家里手”。

  集通高速公路是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项目,沿线桥隧比达到37.14%,其中包含我国季冻区最长的五女峰隧道。赵玉国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转化为无穷的工作动力,在冰天雪地中逐段踏查作业面;在春节到来之前检查人员、设备投入情况;在鞭炮声中逐个标段召开投资计划落实会;在复工后严格按照10天一个节点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他把管理的功夫下在实处、落在细处,做到了对项目建设每一点滴都了然于胸。

  集通项目是省交通运输厅“品质工程”“绿色公路”示范项目。赵玉国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深入施工现场,推动新理念落实。他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开挖和弃土,强化在生态防护和人工导入植被恢复的框架下建设绿色工程;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精益建造,从混凝土防撞墙、护栏底座等工程细节和拌和、压浆等施工环节进行“微创新”,探索出高寒山区创建绿色公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是建设的先锋,也是学习的表率。赵玉国像一颗闪光的铺路石,在巍巍大山之间、漫漫长路之上,无言地诠释着交通人的职责和建设者的荣光。

  在临江市公路养护工程公司七道沟道班养路工王延军的眼中只有路。25年来,他克服千难万险,每天24小时待命,默默守护公路养护事业,是一位参加过300多次山体坍塌抢险战斗的“路二代”。

  1993年,高中毕业的王延军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养路事业,像哥哥一样成为一名标准的“路二代”。山区公路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养路工们干起活来不分昼夜,更没有节假日,每天24小时待命,养路护路是他们的工作常态,而抢险保畅也是“常态”。在大山深处,王延军和工友们默默地守护着331国道丹阿公路临江至长白段228公里至269公里的安全畅通,在临江市最偏远的道班——七道沟道班一干就是25年。

  2011年以来,临江市境内共有山体坍塌325处,土石方量达4.07万立方米,王延军参加了300多次抢险战斗。2016年1月,国道331线232公里+400米处发生山体崩塌,王延军攀爬到悬崖上面,查看危岩,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此次抢险,王延军等人在刺骨的寒风中坚持了72小时。2018年5月4日,国道331线247公里+400米处发生山体塌方,正在清理边沟落石的王延军当即赶往塌方现场,采用单车道通行模式,确保滞留车辆安全通过。公路恢复通车后,为清除边沟和边坡的塌方,王延军在塌方现场默默坚持了12小时。为提升公路服务质量,王延军在完成每天的养护任务外,承担起269公里公路景观带和休息区、停车场的垃圾清理等日常任务。

  在大山深处,王延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养路工的责任与担当,那橘红色的标志服也成为守护在公路上的不变“风景”。

  作为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设计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成铭凭着对交通事业的满腔热忱,在交通行业一线从事公路与桥梁的勘测设计及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开拓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近年来,他主持或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省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1项,2011年他荣获省直机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7年获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荣誉称号。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实际工作中,成铭本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参与了《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吉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政策研究》《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等国家、省级标准制定,承担了《大广高速公路联络线双辽至嫩江高速公路双辽至洮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国道丹阿公路鸭绿江、图们江沿岸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处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吉林省“十三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和标准研究》等公路可研编制和勘察设计,承担了《吉林省东南部山区边坡滑坡崩塌破坏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弃渣弃方巨粒土路基填筑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成铭始终抱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工作的挑战中实现着职业价值,并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点点滴滴,纪世奎,一位普通的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技术员。在辉白高速公路项目中,他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俊秀的公路线形,在鹤大“双示范”工程建设中一步步踏入绿色公路设计的殿堂,作为《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写者,他见证了吉林交通发展新旧理念碰撞、升华的进程。

  作为一名勘测设计者,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以使用者的视角,做好每一次设计,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测设成果,并通过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测设理念,大胆尝试,坚持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为《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龙井至大蒲柴河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优秀奖、省级一等奖贡献了力量,实现了从“新兵”到“骨干”的转变。

  作为一名规划人员,他厚积薄发。为谋划好“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不畏辛苦,对多达1000多页各单位材料逐条梳理,对重点难点问题,他绞尽脑汁,连续加班至深夜,摒弃“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做法,以全新的视角,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给问题一一开出“药方”。通过他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写工作,从顶层设计上,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破解好,相关政策运用好。

  纪世奎以开阔的专业视野、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交通人的执着与热情。

  收费工作平凡却并不简单。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通化分局通化西收费站站长宋扬,从业20多年以来,始终以一名优秀高速人的标准守望着蜿蜒秀丽的山区高速公路,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收费工作的第一标准,始终把司乘人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了打造“业务精湛,作风硬朗”的收费队伍,宋扬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岗位以“过筛子”的形式考核每一个收费员的文明服务标准,赢得司乘人员好评。为提高工作效率,宋扬创新收费站无纸化办公,试验将收费站监控室改革为收费站指挥调度中心,多次创新收费岗位交接班流程以及文明服务礼仪标准。带领收费站赢得了“五星级收费站”“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宋扬的带领下,收费站工作氛围和谐温馨,站内自发创建的“通化(原二密)收费站青年志愿者协会”不断成长,收费员们努力践行并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敬老扶弱、助学帮困、宣传环保等公益项目均赢得好评。近年来,宋扬带领站协会成员们参加志愿服务52次,结合收费工作开展“文明出行、平安回家”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2次,个人志愿服务时间长达316小时,树立了崭新的窗口服务形象。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第五届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等荣誉称号。

【篇3】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

  谈起平凡,大家很自然想到平庸、碌碌无为,甚至经常感叹自己没有一个好岗位,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我却认为在工作、生活中最应该做一个甘于平凡的人。

  平凡绝不是平庸。我们的工作都是平凡琐碎的,工作可以平凡,态度不能平庸。在不值钱的沙粒中也蕴含着金子;在一片淤泥沼泽中,美丽的荷花也濯清涟而不妖;在最不华丽的河蚌中,珍珠也孕育其中。我们只有甘守平凡,在平凡中学会不平凡,才能做出成绩。

  参加工作三十年来,工作中的感悟就像繁星,星光强弱不同,感受不同。2017年1月,我调到公路管理站工作,两年多的工作历练,让我懂得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从一个不懂业务的工作者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农村公路建、管、养的管理者,对工作、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感悟就是: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学习的享受,一种能办好事的快乐。

  初进单位,正值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因初次接触工程建设,面对前期工作的繁琐和建设管理中质量监管的艰辛,困惑过、也苦恼过,但我没有放弃。我认真学习、虚心求教,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求真务实的解决困难,不断的从困难中走出来。虽然每天为工作而奔忙、为工作而拼搏,在平平淡淡中周而复始,但慢慢的看着一座座危桥建成,一条条防护栏杆设立,我心中的成就感、喜悦感由衷而发。

  当年取得危桥改造评比全省第一,安防工程评比全省第二的好成绩,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这种感悟就是:付出就有收获、努力总有回报。

  2018年,省为民办实事工程自然村通水泥路开工建设,面对任务重、时间紧、原材料涨价、天气恶劣等种种困难,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带领公路管理站全体人员始终站在困难第一线,一个一个现场踏勘,一个一个问题解难,一个一个节点推进,难中求进、全力推进,终于拿下了这块“硬骨头”。这种感悟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

  我的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每天很充实,忙碌而快乐着,不为困难击倒,不被平淡埋没,不因逆境失意,不为顺境忘形。在平凡中恪尽职责,我就是平凡的交通人,最美的交通人。

  谢谢大家!

心系交通---甘做平凡的交通人范文三篇

https://m.huxinfoam.com/fanwendaquan/246952/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