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六篇

实用范文 2021-07-16

国民革命军新四军是<新四军,附属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序列,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和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游击队改组而成的一支队伍。它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基本内涵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二、新四军铁军精神的现实启迪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三、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第二篇: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新四军的历史渊源是武昌城下的老四军和罗霄山上的红四军。他们发扬了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了铁军精神。正是这种铁军精神,使得新四军无往而不胜。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成长壮大,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000余名,民兵近百万人。建立了苏皖浙豫鄂五省八个战略区,解放人口3400万。全军对日伪作战24600次,毙、伤日伪军293700名,俘日伪军144200名,另有54000名日伪军投诚、反正。被迫与顽军作战3200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000名。抗击了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真正是“华中人民的长城”。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撤销,改称华东野战军。

  什么是铁军精神?我们认为:

  (一)听党指挥,坚定信念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绝对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红军游击队在国共合作抗日后,服从党中央决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亲编第四军。部队番号变了,但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高举团结抗日大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皖南事变后,被囚于上饶集中营的官兵们,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针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秘密党支部组织了越狱暴动,有200多人逃出了虎口。

  (二)坚忍不拔,英勇果敢

  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等地,是日伪军统治的中心,也是国民党的心腹地带。日军实行“三光”政策,顽军不断制造反共磨擦。新四军处在日伪顽的夹击之中,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新四军因敌因地制宜,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英勇果敢,越战越强。1939年初,粟裕率部实行远距离奔袭,行军四昼夜,逼近芜湖日军飞机场,经20分钟的突然袭击,歼敌300多人,俘57人,缴获70多支枪。

  新四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敌人顽强斗争,奋力杀敌,涌现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刘老庄82烈士便是最典型的事例。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五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伤亡将士8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有350多位(含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彭雪枫等)。

  (三)顾全大局,相忍为国

  新四军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周恩来对新四军发展方向,提出了三个原则:“(1)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哪里发展;(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区域;(3)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磨擦,利于抗战。”但国民党蒋介石却限定新四军在东西百余里、南北五六十里的地带活动,实际上就是“画地为牢”。1941年初,蒋介石又发动“皖南事变”。但新四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团结抗日救国大方向。在日军“扫荡”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总部时,新四军主动掩护他到根据地来休整。他后来率部侵犯淮北根据地,被我军俘虏。他表示停止反共、一致抗日,陈毅又释放了他。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陈毅不顾个人安危,三赴泰州,劝说国民党苏鲁皖游击军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以民族大义为重,使他们在韩德勤进攻新四军时,保持中立。

  (四)内外团结,众志成城

  新四军内部的官兵之间,上下平等,平时团结友爱,战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项英一向生活俭朴,不吃“小灶”吃“大灶”,与大家同甘共苦。他领的津贴费只区区数元,与普通指战员几乎相当。为招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他拿出自己的津贴费3元,叫伙房买几个菜,在军中传为佳话。新四军官兵为不打扰百姓,常常露宿街头或野外。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常常帮助百姓搞生产,干农活,做家务。叶挺军长曾亲自为军部驻地附近百姓设计,并由官兵们帮助百姓造了一座连接叶子河两岸的木石桥。新四军在华中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人们歌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五)步调一致,纪律严明

  新四军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上下始终如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撤出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和第七师,仅七天时间,45000人全部撤出。新四军第五师和中原军区,以5万兵力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兵力达半年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华东和东北战场。全面内战爆发后,各路部队又密切配合,一举突出重围,粉碎了蒋介石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梦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弘扬铁军精神,首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高举爱国大旗,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次,要继承铁军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再次,要牢记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宗旨,关注民生,多做实事;最后,要保持艰苦奋斗这个铁军精神的本色,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铁军精神便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篇: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基本内涵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二、新四军铁军精神的现实启迪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三、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N].新华日报,2007-10-12A01.

第四篇: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新四军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应运而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铸就了可贵的铁军精神。新四军“听党指挥、跟党举旗”的信念坚定如铁;“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纪律严明如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担当果敢如铁。虽然抗日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新四军在抗战中铸就的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革命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成为一名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需要用铁军精神磨砺坚强意志,用铁军精神筑牢思想堤坝,用铁军精神塑造高尚人格,使铁军精神成为激励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年,广大新四军将士以“听党指挥、跟党举旗”的铁的信念,深入华中敌占区,开辟敌后战场,有力打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很好地配合和支持了正面战场。当前,我们党正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与党同心、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共同奋进。对党忠诚就是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坚守个人干净的基本底线。为政清廉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新四军以“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今天,清正廉洁依然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绷紧纪律这根弦,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筑起防线、抗拒诱惑,坚守基本底线,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始终做到清白做人、规矩办事。

  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铁的担当是铁军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四军的光荣传统与宝贵品质。正是种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使得我们党赢得了民心,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如何才能交出让广大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做新时代敢于担当的好公仆。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一般的担当精神,永葆昂扬的革命斗志、旺盛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这样才能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五篇: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中,让铁军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击日伪,反顽斗逆,频临艰辛,屡遭凶险,生死罹难,百折不挠,锤炼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勇敢作风、严密纪律、相忍团结、坚守信仰的特殊品质,使铁军精神升华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最成熟的阶段。这就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应当是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最生动、最完整、最精辟的诠释。

  关于铁军与铁军精神的研究宣传,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方能使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篇: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80年前,抗战炮声隆隆,国共两党共御外敌、合作抗日,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用牺牲和奉献谱写抗日篇章。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在党的领导下新四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极其复杂的华中战场,以对民族解放的无限忠诚,驰骋江淮、浴血华中,为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战斗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全体新四军将士用忠诚与鲜血铸就的铁军精神已成为我党我军的巨大精神财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铁马金戈、烽火硝烟中,盐城这块红色热土、英雄之城,亦成为华中敌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新四军纪念馆举办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9月份举办了《铁军精神大讲堂》,宣讲新四军光辉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四军成立纪念日10月12日,将举办纪念活动,并建设开放全国首个新四军口述历史展厅和馆藏书画精品展;11月3日,将在北京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举办《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新四军历史回顾与文物展示》,11月4日在北京举行《永恒的丰碑——2017北京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等活动。

  新四军的辉煌历史,是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是战火硝烟中淬炼而成的,永远值得我们弘扬;新四军的历史征程,是忠诚担当推动的,永远激励我们向前。

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六篇

https://m.huxinfoam.com/fanwendaquan/24979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