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实用范文 2023-03-29

  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劳动者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进行的务工劳动。就业界定:一是就业条件,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二是工资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工资;三是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摘要:就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是我们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矛盾相当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就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促进就业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就业 就业总规模 就业结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几年,我国政府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通过采取各项措施积极促进就业,扩大了就业规模,减少了失业。这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庞大的人口规模对我国的就业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就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促进就业的基本思路。

  一、就业的现状

  就业,对每一个劳动者来说,是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劳动力就业总人口,无论是城镇就业人,还是乡村就业人口,其在数量上都是不断增加的(见表一);同时,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不同产业间、不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的就业人数及所占份额的变化(见表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伴随经济增长,我国就业规模持续增加

  2006年,我国GDP实现了10.7%的较快增长,为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条件。2006年,全国就业人数为7.64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增长较快,达到2.83亿人,比上年增加978万人,是1990年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截止2006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47万人,比2005年增加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就业规模的扩大是同步进行的,就业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产业结构有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产业结构将向第三产业转移。与三次产业占GDP份额的改变相对应,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份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第一、二、三次产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2.2%、32.6%和65.2%。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即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现代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先后出现比重下降的情况,第三产业就业逐步上升。从表二,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就业状况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三)实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1998年6月,中央在10号文件中提出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明确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2002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步骤地提高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者素质,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了10多万个以社区为平台的下岗失业人员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正向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迈进。

  (四)职业培训事业不断发展,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

  近几年,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加大了职业培训工作强度,强化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改善。“十五”时期,共培训下岗职工2500万人次,“十五”末,全国有6000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进了人力资源开发。

  (五)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关系调整工作

  启动实施了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3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工作,继续做好企业工资分配工作,24个省份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多数地区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同时,大力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逐步在全国各类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促进企业全面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用工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开展了创建活动,制定了本地区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强监察执法工作。通过开展大量的日常监察,以及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和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活动,使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现象及职业介绍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遏制。

  总而言之,近几年以来,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比较平稳,再就业援助行动成效明显。但是仍然存在着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就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增大。

  二、就业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了宏观经济条件。但是受人口规模大、教育发展水平低下、城乡差异大、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人民币汇率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面临很多的难题。

  (一)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压力继续扩大

  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个以上,矛盾非常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就业岗位的衰退率高于新就业岗位的创造率阶段,即技术进步发生初期,新型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例较小,大多数劳动力仍在传统工业部门就业,他们受到技术革新的冲击,导致总体失业率水平上升。一方面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另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的素质、职业技能偏低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城市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压力 仍然很大

  目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待业人员还有近百万人。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人员还有150万人。2007年,将有1000家左右国有企业要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涉及职工100多万人。因此,存在着再次失业的风险。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较突出

  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较多,但未能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平均每年要转移900万人的目标。从2006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看,平均年龄开始上移,即中年劳动力。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近几年积累的待业就业高校毕业生近1 00万人。从供求总量看,2007年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仍然滞后于毕业生规模的增长。

  从上述就业难题看,仍然存在新增劳动力逐步加大,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进城就业,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度增加等难题,这些现象意味着新一轮就业高峰已经到来,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要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期有效的机制。

  三、化解就业难题的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劳动力总量过剩、就业结构不合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劳动力素质低等压力,需要在政策制定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调整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容量

  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比较大的服务性企业和中小企业。

  (二)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求就业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基本途径,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完善劳动力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劳动力市场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健全的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这主要包括规范的劳动市场法规、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信息、培训和服务、高素质的监管队伍等。在法制建设方面,我国已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目前关键在于落实;在失业保障制度方面,在于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强化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在培训与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与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以就业与培训相结合为主线,把职业培训体系社会化,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格局。

  (三)加快城乡统筹就业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统筹就业是指逐步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的过程。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统筹城乡就业的主体是政府,但政府不能包办城乡就业,而是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和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政府应着重抓住统筹城乡就业规划与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就业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与服务、统筹政府在城乡就业方面的职能和责任等几个重要环节。

  (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促进劳动力就业

  我国就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比例,不仅低于经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学校设置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对称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导致的。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五)加快就业促进法建设

  伴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立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就业最普遍最重要的手段。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建立了就业促进立法。如《俄罗斯居民就业法》、《德国就业促进法》、《韩国基本就业政策法》、《就业机构法》等。各国的实践证明,立法对促进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2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就业促进法》草案,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及社会促进就业的责任将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即将要出台的《促进就业法》,应按照“劳动力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创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用人机制和劳动力市场秩序。

  四、结束语

  就业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承认的主要途径。一国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也影响供给、需求、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对未来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各国将充分就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要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期有效的机制。

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显著增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几年来,围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动力的转移,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狠抓落实。再就业工作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就业政策、出台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21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成立四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照“人员、经费、机构、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逐步完善,大大加强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落实优惠政策,开展就业扶持。一是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到目前为上,我们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075份。二是支持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设立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下岗失业人员的办照办证工作,免收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受益324人。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005年止我县99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累计达158万元。三是鼓励和支持服务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我们及时予以认定,在税收、社会保险补贴方面予以支持,以鼓励服务型企业更多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目前,我县“五类”企业认定5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6人。

  (三)强化服务,促进再就业。一是大力开展“五送”服务,帮助“4050”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组织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活动,举办了专业技术培训班5期,到目前为止,全县623名“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25人。二是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再就业。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近几年来,我县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61人次;搜集、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到目前为止,247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培训、职介,实现了再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余人。为了巩固和组织好向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县委、政府在重点地区设立了办事处,全程为劳务人员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扩大就业容量。重点支持茶业、菌业、米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理顺劳动关系进度的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我县国有企业和供销合作企业72家,目前,已改制25家,3154名职工置换了身份;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调度,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2、实施再就业的一些政策难以落实。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地也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实际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但实际工作中,政策难落实、资金难到位、工作难操作。主要表现:一是因地方财力的限制,很难落实到位。二是这些优惠政策涉及的多家部门自成体系,缺乏统筹和协调。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窄、社会保障程度低的问题,许多私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这种状况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进入非国有企业和自谋职业存在后顾之忧。

  4、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就业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县劳动力市场等中介组织经审核登记的只有2家,且规模小、服务项目少,主要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务输出和信息的收集,求职登记、档案托管、劳务等业务规模有效开展。尚未形成多层面的网络化管理,对失业职工情况掌握不充分、不准确;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收集、不顺畅,往往进行的是非市场化运作。

  5、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迟缓,制约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同时也是服务集聚的过程,而我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经济薄弱,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应落后,进而影响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6、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目前的就业矛盾,既存在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问题,从总体上看,下岗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素质较差,导致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急需的技术工人紧缺。

  三、推进就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把创造就业岗位摆到突出位置上来。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推进经济快速增长,才能增加就业总量,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途径。一方面要继续做强、做大米业、茶业、菌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要强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县转移,扩大就业渠道。

  2、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这个大前提。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才能增加就业容量。

  3、强化社区功能,引导社会就业。社区服务业就业门槛低,对劳动力的年龄和技能结构要求不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社区就业力度,发展社区保安、保洁、保绿、扶幼、护老等服务和微型企业经济实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创办从事社区服务为主业的劳务型企业,如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等。

  4、搞好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创建劳务派遣实体,使其成为吸纳、储备、分流劳动力的“蓄水池”。

  (二)努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的下岗职工,在就业观念上、就业能力上一时还难以适应,这一客观现实,要求我们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1、加快劳务管理网络建设。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延伸到各行政村、形成三级管理网络,为调查落实居民就业状况、就业供求信息、就业预备等工作提供畅通渠道。

  2、发展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渠道,鼓励多种经济成分职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社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规范运作,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失业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把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劳动预备制,大力加强再就业培训,根据就业需求,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搞好创业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促进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而且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使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覆盖到非国有企业,从城镇覆盖到农村的全体公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靠”,切实解除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只有当全体公民都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受益者时,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才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可以说,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稳定社会和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

  (四)加大劳动监察和社会监督力度。采取有力的措施,落实现有的各项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法规。充实劳动监察力度,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协调,齐心协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职能部门是难以全面实施的,因此,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应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能力的不断提升,随之产生的劳动就业中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根据当前经济和体制的变革,分析了目前劳动力就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问题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加速,个人为了保持就业状态就必须连续不断地变动岗位、专业、职业甚至居住地。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在就业机会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力供求缺口继续扩大,下岗职工增多,失业率有所上升;伴随着劳动报酬水平的普遍提高,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就业稳定感下降,劳动合同短期化,职业变动有所加快;就业质量略有下降,平均劳动时间延长,非正规部门就业大量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总体提高,绝对贫困人口迅速下降,但是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迅速发展的同时,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水平有所降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形势是:全国城镇从业人数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减幅趋缓,劳动力景气指数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促进就业的任务仍很艰巨。预计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保持5%的水平,城镇登记失业者560万人;2011年12月,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700万人。我们发现:一是与再就业服务中心解除关系的下岗职工规模过大,增加工作的难度;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对下岗职工进再就业服务中心时进行了不负责任的口头承诺,届时这些承诺无法兑现,可能在局部地区产生抵触情绪;三是资金困难,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无法支付法律规定的经济性裁员补偿,导致下岗职工不能出“中心”。

  二、目前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就业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同样的资本,能够吸收的劳动力就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使社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扩大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范围、领域,出现一些新的工业企业、新的服务业领域,这将吸收一部分劳动者就业,拓宽劳动就业渠道。

  2.人口因素。任何国家、人口的多少,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因素。人口众多在我国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人口的数量大、会制约我国再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影响劳动就业。人口多还会影响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劳动就业的选择,不利于劳动者寻找就业门路。

  3.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商品经济讲求经济效益,因而在用人的选择上十分慎重。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伴侣。面对竞争的压力,企业自然会高度重视职工的素质,对那些低素质的劳动者,难进入企业,就业的人员也会感到压力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企业会经常调整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结构,从而经常调整就业人员的进出。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为缩短工作日、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为劳动者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4.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状况。不同的产业结构、所有制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有利于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者。

  5.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者的就业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者素质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6.政府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经济萧条时期,各个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重要的甚至首要的一项工作,在我国,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不仅政府要重视,而且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帮助劳动者就业,如制定各种有利于劳动就业的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中介机构,加强对失业者的培训等。

  三、确保劳动就业中工资制度的完善

  工资保障制度是指法定的保障职工工资足以成为其生活主要来源和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措施。劳动立法中,对工资保障制度的规定,一般包括最低工资保障、工资支付保障和实际工资保障等。

  第一,最低工资保障。保障最低工资的主要方式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它是最低工资立法的核心问题。最低工资标准依法制定即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只及于一定的产业范围和劳动者范围。因各国情况不同,适用最低工资标准的产业范围和劳动者范围又有所不同。第二,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保障是对职工获得全部应得工资及其所得工资支配权的保障。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主要包括:货币支付、直接支付、全额支付、定期支付、优先支付和紧急支付规则等,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在非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按计时工资标准或其一定比例支付工资。法律禁止非法扣除工资,国家也实行工资基金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有欠薪支付保障来保证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第三,实际工资保障。实际工资保障主要是通过处理工资与物价的关系,以保障职工实际工资的购买力。我国主要采取工资调整和物价补贴两种方式来处理工资与物价的关系。

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https://m.huxinfoam.com/fanwendaquan/383637/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